中国政协网www.cppcc.gov.cn
首页>委员建言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位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总书记三次亲自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战略部署从“推动”向“深入推动”“全面推动”深化演进,彰显了中共中央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与历史担当。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总书记立足新时代生产力跃升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特征,以深邃的战略思维把握江河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立场,科学剖析了当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形势,系统阐释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命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年来,沿黄各省区锚定定位、精准发力,推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能源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实现了从局部治理向全域统筹、从被动修复向主动治理的历史性跨越。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甘肃为例,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作为黄河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承担着“两进两出”的生态使命,60%以上径流量源自兰州以上河段,生态环境状况关乎流域1800余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态地位举足轻重。实践表明,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保障全流域安全的基石,亟须沿黄各省区协同发力,共同构建生态保护大格局。
加快科学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必须扛牢的重大责任,事关黄河流域整体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根基。为此,要对传统生态智慧进行科学总结和创新,加强基于自然恢复、生物防治相结合的草原湿地生态保护和重要支流水源涵养补给,保障全流域水生态安全与水源稳定。强化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健全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有效减少入黄泥沙,维护中下游河床稳定与防洪安全。科学采取工程治沙、光伏治沙、生物治沙等模式,提升防沙治沙综合效能,遏制风沙侵袭,守护流域内农田、城市与交通干线。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加快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系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绿色基底。
落实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亟须突破的攻坚重点,尤其在黄河流经的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整体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更凸显其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需要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完善流域和区域用水总量管控指标体系,科学配置全流域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生态基流与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持续推进水价改革,深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提升供水保障效率与工程可持续性。完善全领域、全环节、全过程节水控水长效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缓解区域水资源压力。坚持数字赋能,强化取用水全环节监管,实施地下水监测能力提升工程,提高水资源管理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支撑,有效破解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水瓶颈。
因地制宜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是必须打好的战略硬仗,是破解黄河流域资源环境约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要求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前瞻性布局氢能与新型储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充分发挥沿黄河各省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同时,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强化区域协作与开放联动,促进创新要素与绿色资本在流域内高效流动,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全面提升区域经济韧性与绿色发展水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不折不扣落实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全力推动黄河国家战略落地生根,统筹推进生态修复与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系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民革甘肃省委会主委 霍卫平)